心靈小憩 > 《戰爭與和平》中的心靈成長與救贖
《戰爭與和平》中的心靈成長與救贖
作者:gospel、psycho

托爾斯泰寫完《戰爭與和平》後說,德烈與畢瑞都是值得讓人尊敬的人物。不是因為他們偉大、走在時代前端、思想非凡....,而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努力的超越自己。

的確,德烈與畢瑞有他們的幸運:他們正好活在一個大時代裡;正好遇上拿破崙這世界史上第一個以偉大的意識型態——自由、平等、博愛,吸引千萬有志之士追隨的英雄;正好處在俄國民族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;他們因戰爭而蛻變;因愛情而豐富自己....。

但是我們也得承認,《戰爭與和平》這部小說中每個人物都活在這樣的大時代,卻是沒有超越自己。

因此,德烈與畢瑞一定有他們的優點。 

德烈與畢瑞兩人有著根本的不同。德烈是個意志力強烈、企圖心旺盛、卻缺乏溫柔與愛的男人;畢瑞則是個哲學思維強烈、意志力與行動能力卻都很薄弱的男人。他們將因著他們所遇到的人與事,走出他們的缺點。

從追求偉大到退隱生活

對德烈而言,拿破崙是不凡與偉大的象徵。 

德烈顯然對上流社會的庸俗厭倦到極點,因此,他也無法再愛恰好成為上流社會典型人物的妻子麗沙。其實麗沙不是壞人,她只是無法超越從小到大養成的上流社會種種習慣。

德烈離開她去戰場上,未嘗不是想尋找一個機會,讓自己不至於一輩子成為自己最痛恨的庸俗人物。他對拿破崙矛盾複雜的情感,也反映出這一點:想讓自己成為偉大。 

而機幾乎讓他死去的受傷,與倒地那一刻看到的浩瀚的天,讓他明白英雄再是英雄,也不能成為偉大,一切都只是虛榮。 

這一刻他想到他的妻子,充滿悔恨。

沒想到德烈終於戰敗死亡趕回家,卻是與妻子訣別的時候。

於是德烈碰到人生中第一個精神危機:退隱。 

德烈的退隱,並不是一個超越自身的行動,主要是在於他只是逃避。他跟畢瑞說:「現在我對生命的智慧諫言,就是避免後悔和生病。」因此他不讓自己有任何企圖心,除了孩子,他也不再關切身外之事。他已無法再有任何把握:這世界上還有沒有一種目標、或配稱為偉大的事物,是真正值得被人追求的。萬一再將自己涉入追求,卻仍舊發現不過是自己的虛榮,怎麼辦?更何況,每一個理想抱負背後,可能都會加諸他人一些無法避免的傷害,事後也無法挽回補救。

思想與行動、心靈與肉體割裂下的虛無

對畢瑞而言,拿破崙是意志力決斷力的代表。 

畢瑞是個擁有滿腦子天馬行空的思想,意志力卻異常薄弱的男人。他甚至無法抵抗酒肉朋友的誘惑,吃喝瞟賭樣樣都來,當然,他也就不可能對人生有什麼計畫。不過,畢瑞內心裡的善良質樸,又讓他不至於道德跟著沈淪下去。於是,畢瑞變成腦袋和手腳、肉體和心靈徹底的不協調的人。 

德烈對畢瑞不落庸俗一直很欣賞,但也擔憂著畢瑞的意志薄弱。果真,畢瑞無法抗拒美色的誘惑,胡里糊塗結了個政治婚。這婚姻就變成他最大的災難。 

於是畢瑞碰到生命中第一個精神危機:虛無。 

他的虛無來自對意義徹底的不確定、對是非徹底的不確定。虛無使他更加透過肉欲各種的滿足,來逃避腦海與心靈偶而清醒時,必然帶給他的痛苦。


托爾斯泰一直把羅坦霞放成伏筆,直到德烈的精神危機嚴重到不能再嚴重時,羅坦霞成為小說的重心了。 

托爾斯泰絕無法想像他筆下這個羅坦霞,吸引多少讀者的心,又有多少「托爾斯泰專家」想透過托爾斯泰生平研究,找到羅坦霞的原型。羅坦霞是《戰爭與和平》中刻畫最成功的一個人物。她的活潑、天真、誠懇、善良,在字裡行間躍動著幾乎要蹦出來。 

坦霞最重要的一個特點,就是她是個直覺而感性的人物。在她的世界裡,一切事情都是如此簡單易感,一輪暈月、一首歌曲都會感動她的心,一點點小變化,都會讓她快樂得不得了。煩惱難來易去,歡樂俯拾即是。 

德烈碰到她,心靈深處本應擁有、卻被教育壓抑掉的感性直覺被呼喚著,那退隱後不再言笑的深沈嚴肅變輕鬆了,最重要的是,他重新有了想要好好愛、好好生活、重拾年輕的願望。 

可是直覺易感的坦霞不是沒有缺點。托爾斯泰一直埋著伏筆,就是她因為太易被感動,根本無法分辨愛是什麼。 

於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勾引事件發生了。幸好坦霞被上帝寵愛的,因被家人發現而沒有墮落。 

坦霞這場移情別戀的事件導致德烈第二個人生中的精神危機:恨與懲罰。

宗教界對畢瑞的拯救與摧毀

畢瑞呢,走出虛無,起初是靠著宗教。而後再回虛無,還是因著宗教。

但這宗教,前者和後者有著本質上的差別。

前者,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前輩談到的「以行動瞭解上帝」,這對缺乏意志力行動力的畢瑞而言,當然是個心靈療方。

但是這也看出托爾斯泰的宗教觀:宗教,最重要的是在行動本身的證明能力,而不是在天馬行空的玄想。前輩說:「你不快樂,那就改變生活,因為上帝在生活中。過讓自己滿意快樂的生活,就會認識上帝、因為你遵從了上帝的旨意。」 

畢瑞曾經因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,真的很快樂。

可是後來的宗教為何又摧毀了畢瑞呢?因為畢瑞進入了非常龐大的組織體系,裡面良莠不齊,虔敬者少,政教掛勾者多,單純的畢瑞無法分辨,漸漸就變成宗教組織倚重的「散財童子」。 

畢瑞又回到原先的精神危機:虛無

羅坦霞與卡普能

德烈是因著恨上戰場的。

天意讓他二度重傷生命垂危。這次他赫然發現那勾引坦霞的寇楠通跟他一齊受到重傷,他在尚未認出他以前,還曾經因著一齊受苦而伴同他落淚。

這件事撐開他的胸襟,看到愛的浩瀚是可以與仇人一同受苦彼此安慰。於是他想念羅坦霞,他渴望有機會讓她知道他不再恨她、饒恕她了。

上帝給了他機會,但也是羅坦霞的善良給了她自己機會。坦霞沒有想到她捨掉財富換取軍兵生命的行動,竟然使她有機會跟德烈見面。

於是他們成為夫妻。德烈饒恕了坦霞,並發現自己比從前更愛她。坦霞呢,則是從這深刻的愛中,終於明白了單憑感性直覺無法判斷出來的愛的深度。 

幫助畢瑞走過精神危機的是卡普能。

這個單純善良的小老百姓,腦袋簡單,卻有善良的直覺感受、與活潑的行動能力。他透過傳說故事說出他直覺理解的善良、透過樂天知命的每一天的生活,證明他實踐善良的行動能力。

這完全是畢瑞欠缺的。畢瑞從他身上看到一種純樸、卻大而可畏的力量。 

其實卡普能與羅坦霞是類似的,只是一個屬下層社會、一個置身上流社會,一個是男性、一個是女性。 

信仰與生活

說到這裡,我們就可以理解托爾斯泰在《戰爭與和平》中的上帝理解。上帝不能只存在於抽象的、腦海中的、思維理性裡的,它必須也是直覺的、感性的、行動的、生活的。

德烈與畢瑞生命中的精神危機,都跟欠缺直覺的、感性的、行動的、生活的有關。

此外,認識上帝的信仰理解,必須要透過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而得。言談不及行動、思想不及生活。 

正因為這樣,羅坦霞與卡普能,才真正是《戰爭與和平》這本書中的靈魂人物。德烈與畢瑞,也必須不停經歷危機、又衝過危機。 

托爾斯泰說德烈與畢瑞值得尊敬,正是說他們這種一直在生活中誠實面對自己的危機,並努力跨過危機、豐富自己的坦然與真實。也因為這樣,他們才更能理解生活、理解上帝。 

經過重重危機的心靈成長,就在畢瑞和坦霞結婚,彷彿是畫下了句點。 

但畢瑞和坦霞婚後,其實還有蠻長一段,描述坦霞成為妻子和母親的生活、與畢瑞將加入十二月黨,抉擇參與進俄國重要的歷史。

很多人不滿意這種結局。不滿意坦霞竟然要為瑣碎家事忙碌、畢瑞最後還是走向充滿理想抱負的雄心中。 

但我認為這一段很重要。

托爾斯泰暗示了活潑純真的羅坦霞,仍要在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中繼續完成自己的角色,而畢瑞也不是經過卡普能的影響後,只剩下光腳丫站在草地上的生活,再無雄心壯志了(這未嘗不是「退隱」!)

婚後的畢瑞仍舊憂國憂民,渴望以行動參與進歷史,唯一不同的,是他心靈與肉體、思想與行動完整合一了。這仍是「生活」,是生命被豐富後的畢瑞選擇的生活。 

而我們也可以從這最後一段瑣碎的描述,連到托爾斯泰第二部長篇大作品《安娜卡列尼娜》中的列文,而看出這時期的托爾斯泰,是如此的理想澎湃、捨我其誰的面對俄國的歷史十字路口。

標籤: 托爾斯泰
延伸閱讀: